正当何实的合伙人一心谋划将学校融资上市之时,何实却意外地接到了一则让他去继承母亲在香港一座小岛上价值不菲的老宅的通知。幼年丧母,父亲失踪,在国外寄宿长大的何实百般疑惑,却还是去了这个自己出生的地方。
在那里,他遇见了一个天真无邪,却又对一切事物显得陌生的小女孩儿。奇妙的熟悉感让他们彼此亲近,一起度过了几天让何实无论如何都难以忘却的日子……
那个小女孩儿的名字叫做 “水儿”。
何炅在上海演出媒体见面会时候说,他害怕下面的观众看到的是熟悉的“主持人何炅”,而不是身处这个环境下的“何实”。 如果说在《暗恋桃花源》中的演出让观众至今还无法摆脱他自身影子的话,很高兴的是,他在《水中之书》中做到了。
他确实将一个温柔的,敏感的,又时刻自省的青年“何实”,树立在了舞台上。相较于“快乐家族”里的何炅,《水中之书》里的何实表述快乐的方式反其道而行之,不再通过表征上的感染力,而是通过自己的故事,一点点将真实抖露在观众眼前。
赖声川的本领在于,他擅长用每一个人都能看得懂的方式,把一个绵长的故事像一股暖流一般淌进观众的心里。而这部戏除了依旧流畅的叙事,能让人萦绕在心间的理由在于它那迷人的文本多义性。
如此大的一个词“快乐”,该被如何描绘呢? “爱与控制”、“理想和欲望”、以及“自我救赎”,都是剧作中试图阐释快乐的角度。故事的结局不是叙述的终点,而是开启观众思索自己人生的一把钥匙。
《水中之书》确实做到了自己说的那样,毫不试图灌输和阐述任何道理,几个人物的生活图景在平淡的对话里一点点展开在舞台之上。
这部有着E小调气质的戏,自始至终安静而舒缓,以至于舞台上大多空间都让阴影所占据。在所有看过的运用多媒体投影的作品中,《水中之书》显得罕有的克制。既不依赖声光带来的绚丽,也不是实验风格的别出心裁,投影在大多数时候安静地存在于天幕之上,只让时隐时现的文字和背景带起一丝波澜。
到底是什么是快乐?赖声川不必说,你也无须听,但如果你能在看完戏的夜里能独自想起这个问题,便是不虚此行了。
如果说四年前现场演出结束后感慨了两件事:一是赖声川仍旧是目前华语戏剧最会讲故事的人,二是何炅的确称得上是一位在舞台上站得住的演员;那么四年后想再加上一条:高清 镜头把一些情绪放大,《水中之书》更像一首散文诗了。
*部分剧照来源于《水中之书》2016年上剧场版首轮演出
《水中之书》近期排期
12月12日 中间剧场
12月12日 江苏大剧院
12月19日 阿那亚电影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